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上,一篇名為《商丘無管局加強保護商丘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臺專用頻率保證提供可靠高精度授時服務》的文章也稱,“目前,該發播臺承擔著為地方和軍方提供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發播任務?!?/span>
電波鐘最早的應用來自軍事。上世紀50年代末,德國在法蘭克福建臺,發射頻率為77.5千赫的長波時間信號,該臺的作用是為德國軍方服務。上世紀80年代,德國率先轉為民用,但軍方也繼續使用。
后來,日本、美國、英國相繼將電波鐘技術轉為民用,并由國家投資修建和維護。只有中國的建設和開發交給了企業,并且還是合資企業。這不免引發業內擔憂:如果發生戰事,數分鐘的時間調整足以影響戰局。
更重要的是,國家授時中心將低頻時碼臺的唯一使用權交給予其他企業可能涉嫌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準,不得轉讓頻率。禁止出租或者變相出租頻率。
深圳聲望電子公司總經理李莉認為中國授時中心將信息產業部獲得的頻率變相出租給了高華科技,并將情況反映給了信心產業部相關司局,并且予以受理。
但國家授時中心對上述質疑均否認。
吳貴臣7月13日向本報記者回應說,“我們跟高華科技只是合作關系,沒有出租和變相出租。”他表示, “低頻發射臺向我國的自動化儀表、科教、軍事等發送信號的權利依然掌握在國家授時中心手里。一旦得知外資絕對控股高華科技,國家授時中心將立即中斷和高華科技的合作?!?/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