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體傳感器的核心是傳感元件—壓電石英晶片,其工作原理是壓電效應,即石英晶體在某些方向受到機械應力后,便會產生電偶極子;相反, 若在石英某方向施以電壓,則其特定方向上會產生形變,這一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若在石英晶體上施加交變電場,則晶體晶格將產生機械振動,當外加電場的頻率和晶體的固有振蕩頻率一致時,則出現晶體的諧振。由于石英晶體在壓力下產出的電場強度很小,這樣僅需很弱的外加電場即可產生形變,這一特性使壓電石英晶體很容易在外加交變電場激勵下產生諧振。其振蕩能量損耗小,振蕩頻率極穩定,這些再加上石英優良的機械、電氣和化學穩定性,使它自40年代以來就成為石英鐘、電子表、電話、電視、計算機等與數字電路有關的頻率基準元件。
發條是為手表提供能量的零件。圈繞在條盒內。利用條軸上的銑方槽上緊發條。條軸的方槽是由上條機構驅動。手表在無復上條情況下,即能走時 36 到 50 小時左右。由于發條經受明顯的應力,時常會導致斷裂,因此,當前,采用合金材料,使發條幾乎不斷裂。發條儲存一定的能量,以均勻小量地分配給振蕩器。為此,提供的能量通過輪列組,由輪列組以相同比例縮減傳輸力的同時增加圈數。該輪列組包括 4 只輪和 4 只齒輪,后 3 只輪是鉚壓在前 3 只齒輪上。在該示意圖上,斜線表示動件之間的嚙合,而橫線則表示動件鉚接在相同軸上。第一只輪是圓周銑齒的條盒輪。最后一只輪是擒縱機構齒輪,擒縱輪鉚壓在該齒輪上。擒縱輪